在与客户沟通的众多方式中,外贸业务常用的沟通方式是SKYPE,电话和邮件。外贸老业务Dick也不例外,他最常用的就是这些。从事外贸16年的Dick有着多年与客户沟通的经验,今天Dick就给大家分享一下他多年与客户沟通的经验。
一、沟通很重要
案例一:人生中的第一单,为什么只做了一次生意就没有下文了。
我的第一个客户是来自香港的贸易公司,我们沟通是通过邮件和电话把这个单子做成。这个单子总金额6W美金,最后公司盈利人民币10W;
因为刚毕业,没什么经验,就从一些做外贸的朋友中借来的邮件模板,刚好我们的产品符合客户的要求。在多次邮件来回的沟通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最基本的信任,之后通过电话沟通,使我们工厂更加真实的展现在客户面前。这个单子接下来后,一切都很顺利,因为我们都是根据客户要求去做,一有什么问题,我马上和客户沟通。最后出货也很顺利。这个客户的基本沟通就是这么简单,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由于当时公司就我一个外贸,什么都从0开始。虽然表面上沟通的没问题,但是我们只在工作产品上进行沟通,并没有做太多其他多方面的沟通,导致我们交往不深。同时后续的客户跟进做得不够到位,让自己失去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客户!
这个案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沟通深度很重要。
案例二:我的600W单子,内部和外部沟通都很重要。这个历经2年,一家法国公司在深圳有办事处。当时通过互联网找到我们,来我们公司看样品,配件是我们其中一个分厂做的,于是我就带他们到我们分厂去找那里的业务,由于他们要找的是汽车上的连接器,比我们做的连接器要大很多,这样的话就牵涉到能不能开发模具做出问题。只有带他们去找我们老板谈,看能不能合作,那时候刚好中午快下班,不巧老板那时候没时间,于是我独自带他们去吃饭。
饭桌上大家聊得挺开心,准备买单的时候,我发现没带钱包,不过他们也不让我买,说还没做生意,等有成交了再一起吃饭。于是我也同意了。
其实他们心里有点不舒服,大老远跑过来,却让他们等,吃饭还自己付费。不过他们想想也没办法,因为之前没预约,这点我也没想到。下午我们老板来的时候,我们都谈得非常开心,我私下把客户的一点点情绪告诉了我的老板,那天下午,我们老板坚持陪着我们,充当司机载我和客户去另一个工厂。最后我们给客户留下很好的印象!离别时,客户对我说了一句话,我很真实。
通过那天见面,虽然他们没找到想要的合作工厂,但是他和我说,有机会一定要和我做生意,没多久我们就开始洽谈新的项目。
这个案例除了和客户之间的沟通,我们也要和公司自己人沟通好。因为大家是一个团队,和客户沟通的时间很短暂,我们要掌握好每一次接触,预先准备好每个细节。
二、客户分类沟通
第一种:只谈工作,很少言论。
这类客户,一般针对产品提出问题,比较重视,所以大家一定要回答到点上,而且答案一定清晰,不要啰嗦了一大段,客户还没找到答案,如果你都回答到点上,就是给客户最好的印象。这类客户他们自己的主观性强,千万别自作主张,试图扭转他的观点和看法,这样给他的感觉是,我们认为他们不专业。既然他不喜欢言语,我们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拉近距离,当然你选的问题,千万不要无厘头。例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的专业回答,会给我们很好的帮助。
第二种:既谈公事,又愿意和你谈其他的!
对于这类客户,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专业度维持好,让客户足够信任我们,从而把主动权抓在自己的手里。沟通的过程中要多方面地去了解客户的其他一些爱好什么的,及时做好客户档案登记。如果自己的专业知识都给不到客户的话,你和他去谈其他的东西,缺乏说服力。我们和客户沟通初期,无非就是想拉近乎,从不认识的人变成朋友。前段时间,我一新客户,我去酒店接他。等他CHECK OUT的时候,他上车问我一系列问题,都是和我们的产品有关,自然我全部答上了,同时附带了一些其他内容。
在回答客户所有的提问后,我把主动权拉回来了。千万不要让客户问太多的问题,说的多,错的多,特别是自己没有技术人员在身边。如果客户问一些比较深的,回答不上,印象分就被扣了。
三、 如何把被动转成主动
案例一、多站在客户的角度考虑问题。
一个德国客户,我让他变成我的“线人”,他一般都会和我说他公司目前对我们产品的动向,或者其他产品要开发之类的。
有一段时间,我们几乎每天都会通电话,说说即将要下的单子,说说他们办公室的每人的位置。他们是分销商,一有其他客户的动向,都会到我这里,所以我不用问太多,他都会主动说。
那我们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案例,也是从被动转主动,我们没有见过面。刚开始沟通,邮件,后来电话,最后SKYPE,关系也是一层一层的拉近,其实回头来想想沟通很简单。
前期还没有下单的时候,他们需要很多资料,或者信息之类的,我都及时提供,他遇到问题,我都乐意解决。同时,我也会分析一些厉害之处给到客户那边,让他觉得我是站在他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这种方式客户是非常喜欢。我让他觉得和我们公司合作,感觉很愉快,沟通起来很HAPPY。他们也是,忙碌的工作,如果能给自己带去快乐,他们也很愿意做。
这个例子要告诉大家的就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看问题,来解决客户的问题,会让你的沟通更加轻松。
案例二、把客户从被动转为主动,不仅收获订单,还收获朋友。
我这个客户和我关系也很好,她自己是香港人,连在香港订酒店,都要咨询我。因为她把我当朋友,而不是供应商!
刚开始和他们合作的时候,很多事情我们都是不了解的,如果和香港贸易公司做过的朋友就知道,一般我们问他们产品的进度,他们都说等客户答复之类的。第一单走后,过了2个月,我就询问产品卖的怎么样,他们给我的回复是,客户没提起,NO NEWS IS GOOD NEWS。
后来有一次最终客户要过来拜访,她找到我,两个地址,一个是我的,一个是另一家工厂,她问我和他们近不近,我说我来帮你安排吧,因为上面有另一家的联系方式。因为她既然问我了,说明她不了解,我这个时候主动提出帮忙,对她来说是很大的支持。
就这样,在我热情的邀请下,她本来不和客户一起过来,最后决定过来,我帮她解决了她比较烦恼的问题。客户来的当天,我们给客户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同时把他们安排的很好!从那以后,到现在已经给我陆续下了6个柜子,现在我给她电话的时候,她都会主动和说我客户那边情况,即使客户还没有下单,她都会电话我,告诉我大概有什么好消息。
Dick说,如果你现在还没开始用电话与客户沟通的话,就赶紧开始吧!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