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
可能是民间的总结,专业人士不一定这么看。以下仅从出口商角度谈谈看法。
现实中接触的不懂的出口商还真的不太敢用信用证的,很多人做了多年外贸还对这个方式敬而远之,大部分还是采用电汇的。
选择什么方式,占据主动的往往是进口商,毕竟钱在他手里,除非商品属于卖方市场,他得听出口商的,实际情况出口商往往会被动得多。
虽然大家理想地认为这种方式对出口商收款有保障,但请注意它是有条件的支付承诺,为了达到这个条件,除了费用高,背后付出的也不是一般多。
懂的人不用信用证,这个总结有点道理,原因还是费用高、操作繁琐,如果进口商是多年老客户,付款资信好,干嘛要多付银行费用?多操心?甚至可能还要多请一个员工?
精通的人用信用证,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总结,使用哪种结算方式,要根据进口商的资金周转情况,根据贸易背景,有时候不是你想用就能用上。
懂信用证的主动想用这个方式,绝大部分是为了融资,但是信用证一般属于装船后融资,对出口商来说,性价比不是太高,除非收远期证。而装船前的融资,属于流动资金贷款,对于出口商的抵押和质押能力有较高要求,大部分轻资产的中小出口商显然无法满足要求。
总而言之,作为出口商,如果商品是卖方市场,你要选择什么方式还是自由度比较大,如果是买方市场,懂不懂信用证几乎都不由你决定。现实当中,我们国家出口的商品中低端占绝大多数,基本是买方市场居多,所以几乎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
不懂的人看到:信用证依托于银行信用(银行第一性付款责任)低风险;
懂的人看到:信用证银行费用较高,操作较复杂,有时托收效率会更高;
精通的人看到:信用证不仅是较成熟结算工具,也有一定融资功能,可塑性强可做成复合型产品达到更好融资效果。
不懂的人用信用证 --- 新手不了解信用证的风险有多大,不了解信用证的费用有多大
懂的人不用信用证 --- 第一风险大,第二费用大,第三议付周期长收款慢,不如T/T简单快捷成本低风险小。
精通的人用信用证 --- 大宗贸易或大客户,客户信誉良好,谁给你付定金美的你,全是信用证。即便是信用证都算是给很大面子了,大客户很多都做OA,也就是寄售,也叫赊销,发货后三个月半年付款,大客户就是这么牛,也有资本和信用这么牛,大客户的态度就是爱做不做。
综上,用不用这种付款方式完全取决于客户是谁,是否值得信任。
不懂得人用信用证,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信用证都看不懂,谈何做信用证。信用证的条款挺多,尤其一些软条款,要注意识别。哪些可以接受,哪些是坚决要让客户改,甚至删除的。这些细节,牵涉到能否安全收汇。
举个例子,有份孟加拉客户开来的信用证。上面一个软条款,客户需要有申明文件“申明面料里面没有含有新疆棉”。但其实我们做的面料是没有棉成分的。按正常理解,我们也就没有附这个申明文件在交单的单据里。但单据寄到孟加拉银行时,孟加拉银行就提出缺这份文件。在要求我们补上这份文件后,他们才承兑了这份信用证。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若你看不懂信用证上一些条款,就会让对方客户、银行有空子可钻。因为一些小问题,他们可以扣款或拒付。
懂的人不用信用证,指的是信用证的操作还是比较繁琐的。需要单单一致、单证一致。碰上孟加拉银行开过来的信用证,要求提交的单据很多,就更加麻烦。
精通的人用信用证,指的是信用证依据的是银行信用,相对于商业信用来说,可信度更高,可以把风险降到最低。一般只要你货物正常出运,单据按信用证要求提交,货款都会及时到账。相对于其他的一些付款方式,风险会更小。
做小买卖的当然不用开LC。大家要明白,信用永远是稀缺品!
上面三句话,要弄清楚上面提到的“人”指的是哪方?是买家还是卖家?这里前面两句指的是卖家。最后一句是买家。
作为卖家,最希望得到的付款方式当然是100%T/T提前到账,再安排生产。说白了,开信用证主要是由于卖家缺乏信用才被要求以信用证方式。换言之,买家不放心卖家可以按照要求提供产品才用信用证的方式结算,和我们处于什么时代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不懂LC的卖家,以为信用证有保障,才接受,甚至要求用L/C付款方式。
懂一点LC的卖家,知道信用证的潜在风险,又不知道如何规避,所以不愿接受信用证方式。
精通LC的买家,可以充分利用信用证来为己服务。一些不法国际商人,甚至利用信用证诈骗。(丝毫不夸张,国际贸易发生货、款两空的案件基本上是利用信用证诈骗!)
其实,只要心态平和,祛除“贪”字,把好信用证审核关,充分利用自己的银行来把关,最好信用保险公司参与,几乎可以完全规避这种信用证付款存在的风险!
信用证只是手段,总归还是难逃诈骗,关键还是买卖双方的信任。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