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是第四大的大洲,陆地面积刚刚超过1780万平方千米。约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12%,是世界上面积第四大的大洲。南美洲的人口数量约为4.34亿人,排在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之后,排名大洲人口数量第四位。
一
南美市场特征
1.南美洲地广人稀,资源丰富。人口约7.8亿。
2.南美大陆语言主要为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3.南美洲目前区域性组织南方共同市场发挥作用,成员国之间互免关税。
4.南美洲整体经济水平相当于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
5.南美洲主要经济大国为巴西、阿根廷。
6.南美和中国之间经贸关系远远落后于亚洲北美欧洲和澳洲。
7.南美标准采用欧美标准。
8.南美贫富悬殊,近一半的财富集中于10%人的手中。
9.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阿根廷10000美元 巴西4630美元 巴拉圭3650美元 智利2077美元。
10.中国南美尚无直航客机,海运需45天。
二
双边贸易现状和原因
目前,中国和南美的经贸往来很不如人意,中国和整个拉丁美洲的贸易额也不过和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相仿。南美洲的资源人均收入等状况远远好于非洲,巴西和中国并列为世界最佳投资国,但中国海外企业超过5000家中只有1%即50家落户巴西,远远低于美日等其他国家和地区,双边贸易仍处于不成熟阶段,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状况主要是由以下几个因素造成的:
(一)历史因素
建国后,中国和南美洲的交往并不频繁,在巴西军政府时期和稍后,中国在南美洲的影响无法突破美国的影响,外交关系和经贸关系也处于平淡关系。目前状况只是历史的一种延续。
(二)地缘因素
由于中国和南美洲远隔重洋,在地缘上造成了双边经贸往来的实际障碍和隔膜。这种障碍目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有所缓解和弱化。
(三)资源因素
南美洲总体上属于地大物博的区域,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较弱,但在人均资源占有方面具有优势。缺少和中国交往的政治和经济的需求和愿望。
(四)战略因素
中国的经贸发展一直是根据政治而不是市场需要调整的。这决定了中国在国际经贸中的被动地位。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的过于依赖地缘和发达国家的特征体现了中国对外战略的特征。被动的请进来吸引外资是八九十年代的外贸主旋律。南美洲对于中国既非投资国(发达国家)亦非被投资国(非洲)更无地缘关系(周边国家),所以南美洲自然一直属于目标外对象,只有在竞争剧烈、市场意识加强和资源日益匮乏的当前,南美洲市场的开发拓展才成为目标并成为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如何拓展南美洲市场?
鉴于上述因素,中国企业对南美洲的拓展是缺乏经验的。因此,在市场拓展中遇到很多障碍。失败的范例比比皆是。国情、惯例和介入方式、基本程序甚至语言均成为失败的原因。
三
拓展南美市场的最佳切入点
巴拉圭东方市(因与巴西一桥之隔又称为桥头)
主要原因:
1.税务:
巴西阿根廷繁重的税务和相关执法的严格使市场开拓成本倍增,巴拉圭则简便实惠,以关税为例,巴西7-8万美金/货柜,巴拉圭只要1-2万美金即可。
2.外汇制度
巴西阿根廷属于管制外汇国家,帐户外汇投资均需兑换为当地货币。巴拉圭则属于自由经济,东方市可以以美金、瓜拉尼(巴拉圭)、雷亚尔(巴西)、阿根廷比索(阿根廷)交易,甚至智利、秘鲁等国货币也可自由流通。外汇进出方便快捷。
3.注册及相关手续费用
巴西、阿根廷等国公司的注册和一些特殊产品的检验等手续极其复杂。且外资企业一般要求当地合伙人。相关费用也很多。巴拉圭的注册时间一般一周至二周,费用低于巴西10倍左右。检验也比较快捷。
4.市场
巴西、阿根廷是南美最大的两个国家,然而最大的贸易集散地却在巴西、阿根廷边境处的巴拉圭东方市,东方市的贸易数量曾使之名列香港、迈阿密之后第三(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统计)。
5.地理位置
东方市地处巴西、阿根廷边境,充分利用了南美各国之间往来便捷的地理优势,使一个十万人口的内陆小城名扬海外。
6.经营费用
自由经济下的东方市,各种费用成本十分低廉。东方市是南美投资著名的避税地。
综述:东方市是南美外来投资的避税地、桥头堡。
四
如何切入南美市场
1.当地市场构成
2.同类产品比较
3.当地消费习惯和模式认知
4.市场容量和张力分析
5.消费对象的选择和确定
6.价格定位
7.产品适应性调整
8.销售方式
9.分销渠道和办法
五
进入南美市场的基本程序
1.基本调研
对当地市场上的同类产品相关情况进行了解和预测市场的趋势
2.样品进入
样品和同类产品的比较以及当地经销商和消费者对样品的评价。
3.信息反馈
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和反馈提出产品规格和包装等要求。
4.产品调整
根据市场反馈进行产品的相关调整。
5.更新包装
根据当地包装语言的要求进行设计制作外包装。
6.小量试销
大规模改制前的市场实验并获取最终决策。
7.代理
8.企业注册
当地法人企业和商标注册。
9.市场辐射
根据所在国地理位置建立分销渠道和分销制度。
10.加工基地
建立必要的生产基地完成本地化。
六
南美人的性格特点
七
付款信誉
八
南美市场要注意的商务礼仪
1)巴西礼仪及习俗禁忌
从民族性格来讲巴西人在待人接物上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主要有二。一方面,巴西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什么就说什么。
巴西人在社交场合通常都以拥抱或者亲吻作为见面礼节。只有十分正式的活动中,他们才相互握手为礼。在正式场合,巴西人的穿着十分考究。他们不仅讲究穿戴整齐,而且主张在不同的场合里,人们的着装应当有所区别。在重要的政务、商务活动中,巴西人主张一定要穿西装或套裙。在一般的公共场合,男人至少要穿短衬衫、长西裤,女士则最好穿高领带袖的长裙。巴西人平常主要吃欧式西餐。因为畜牧业发达,巴西人所吃食物之中肉类所占的比重较大。在巴西人的主食中,巴西特产黑豆占有一席之地。巴西人喜欢饮咖啡、红茶和葡萄酒。
适合谈论的话题:足球、笑话、趣文等等。
特别注意:与巴西人打交道时,不宜向其赠送手帕或刀子。英美人所采用的表示“OK”的手势,在巴西看来是非常下流的。
2)智利国家的习俗礼仪
智利人1天吃饭多达4次。早餐他们喝的是咖啡,吃的是吐司(Toast),以简便为原则。下午1时左右,是正午的午餐,量多质佳。下午4时,再喝咖啡,吃数片吐司。晚上9时,吃正式的夜餐。到智利,自然是“入乡随俗”了,一天4餐,您可以照吃不误。
商务方面,随时宜穿保守式样的西装,公私访问均需先订约会。持用英文、西班牙文、中文对照之名片最佳,当地可印英、西文名片,两天取件。与销售有关之文最好用西班牙文。姿态宜低而谦虚,最忌盛气凌人。圣地亚哥商人对此事甚敏感。许多当地商人的英语、德语流利。智利商人对第一次访智的外国人常感可笑,因为这些外国人往以为智利也是个热带、湿润、丛林密布的南美洲国家,实际上,智利的景观与欧洲相似。故你的注意一切采用欧洲方式就没有错。
智利人十分重视见面时的问候礼节,他们同外来客人第一次见面时,多要握手致意,熟悉的朋友,还要热情拥抱和亲吻。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见面,还习惯行举手礼或脱帽礼。智利人最常用的称呼是先生和夫人或太太,对未婚青年男女分别称为 MrMiss。在正式场合要在称呼前加行政职务或学术头衔。智利人应邀参加宴会或舞会,总是带上一点礼物。人们有妇女优先的习惯,在公共场合年轻人总是将方便让给老人、妇女和孩子。
智利人的禁忌和西方几乎一样。智利人还认为“五”这个数字不吉利。
3)阿根廷的礼仪及习俗禁忌
阿根廷人在日常交往中所采用的礼仪与欧美其他国家大体上是一致的,并以受西班牙影响为最。阿根廷人大都信奉天主教,所以一些宗教礼仪也经常见诸阿根廷人的日常生活。在交际中,普遍采取的握手礼。在与交往对象相见时,阿根廷人认为与对方握手的次数是多多益善。在交际场合,对阿根廷人一般均可以“先生”或“夫人”相称。
阿根廷人普遍喜欢吃欧式西餐,以牛、羊、猪肉为喜食之物。人们喜欢的饮料有红茶、咖啡与葡萄酒。有一种名为“马黛茶” 的饮料,最具有阿根廷特色。
在阿根廷足球及其他体育项目、烹饪技巧、家庭陈设等等是适当的谈论话题,拜访阿根廷人时,可赠送一些小礼品。但是送菊花、手帕、领带、衬衫等是不适当的。
4)哥伦比亚礼仪
哥伦比亚人喜爱鲜花,首都圣菲波哥大人更是爱花成癖,鲜花把这座号称"南美的雅典"的大城市装扮得像座大花园。
哥伦比亚人举止安详,不急不躁,凡事喜欢慢慢来,请当地人做一次饭,常常需要等上个把小时。他们召唤人时,流行的手势是掌心向下,手指与整只手一同摆动。交了好运则用食指与小拇指伸直做牛角状。
哥伦比亚人与客人相见,常施握手礼。男子在见面或离开时,习惯与在场的每一个握手。哥伦比亚考卡省山区的印第安人与客人见面时,从不把身边的孩子撵到一边,为的是让他们从小就长见识,学习与外人相处的本领。
到哥伦比亚从事商务活动的最佳时间是每年3-11月。名片可用中文与西班牙文印制。产品销售说明书也须印有西班牙文加以对照。
哥伦比亚商人办事节奏较慢,但有着很强的自尊心。因此在商务活动中要有耐心,送礼最好的时间是商务谈判结束后的一个轻松的社交场合。
哥伦比亚人绝大多数信奉天主教,还有少数人信奉基督教,当地人最忌讳13和星期五,也不喜欢紫色。
九
南美节假日
在节假日的时候可能会无人回复你的信件哦
8月7日 博亚卡战役纪念日
12月8日 圣母无玷受胎节
12月25日 圣诞节
十
一些在南美畅销的产品参考
1)家具、纺织和五金
家具、五金和纺织在智利有着相当的市场。五金和纺织几乎都是中国的。家具市场潜力更大。在圣地亚哥有两个大的家具销售中心,富兰克林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至于档次,卖到智利来的日用品都属于国内二三流的产品,质量一般,因为价格占优势所以一直垄断着市场。但经常听到智利人骂中国货质量不过关。其实国货质量好的有的是,但智利的消费水平有限,如果进一等品的话一般加价50%-100%,智利基本没谁买的起。
2)健身器材
智利很多公寓都配备有健身中心,健身房在智利也很流行。所以应该说有一定市场。尽管如此,智利国家人口少,消费能力有限。建议做健身器材的朋友可以以巴西做切入点。因为很多工业产品都从巴西流入整个南美。
3)汽车与汽车零部件
南美汽车市场是继北美、亚洲和欧洲之后世界第四大汽车市场。中国汽车生产企业要想成功进入巴西市场,将要面对欧美、日韩老牌汽车企业先期市场竞争优势、当地法律法规复杂、安全环保要求严格等实际困难。
巴西现有各类汽车零配件企业大小460余家,巴西汽车及零配件企业大部分主要集中在圣保罗地区及圣保罗与米纳斯洲及里约热内卢州的三角地带。
Rodobens是巴西最大的汽车销售及服务集团;拥有50多年的历史,其下属有70多 家分销商,遍布巴西、阿根廷等地区,主要经营丰田、通用、福特、大众等众多国际品牌的乘用车及其配件;此外,Rodobens还是米其林在巴西的最大经销商。尽管巴西每年生产200万辆汽车,当地的供应商基础仍然相当薄弱,也不够完善,原件制造商所需的配件未必都能在巴西找得到,造成他们需要从他国进口压铸、刹车和轮胎等配件。
十一
南美国家海关数据查询
1)巴西海关数据
免费查看巴西海关数据:https://www.b2b3.com/search/dataDesc/import/countryIndex/36
2)智利海关数据
免费查看智利海关数据:https://www.b2b3.com/search/dataDesc/import/countryIndex/245
3)阿根廷海关数据
免费查看阿根廷海关数据:https://www.b2b3.com/search/dataDesc/import/countryIndex/11
4)哥伦比亚海关数据
免费查看哥伦比亚海关数据:https://www.b2b3.com/search/dataDesc/import/countryIndex/78
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