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外贸中不少行业都已经开始进入旺季,特别是老业务员,非常忙碌,盘算着业绩任务快完成了,年底可以大丰收了。
越是忙的时候越是混乱,如何做好旺季工作避免出错非常重要。
接单时间问题
不少人就什么订单都接,为了接单,接时间很紧凑的订单,甚至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一个季度冲业绩,接了!
比如有个朋友说,他们平时的Deliver time一般是50天,有个老客户要求30天生产完,并且说不能答应就到别人那下单了,他们觉得到时候加加班赶赶货能赶上,于是他们一脑热答应了。想想是不是大部分人都这样?老外一说要下单到别处去了,什么都答应他了。等到真的生产了,发现怎么算都至少需要40天时间。
Deliver time不仅仅包含生产时间、还有客户定金到达、原来采购、包装、装柜等。旺季接订单的时候,作为贸易商还务必要跟工厂重新确定一下生产时间。
K先生跟进了很久的一个迪拜客户有一天跟他说要下一个订单,要求交期20天,K先生接单心切,觉得跟进的客户终于有了回复,便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但是他准备生产时,发现这个产品现在市场上非常畅销,合作的那些工厂这个产品的生产线都已经排满,要一个月以后才能生产。和客户说明之后客户不同意,因为这个是大客户,而且是长期合作的老客户,K先生自然是不能得罪的,最后K先生只能到市场上买了成品,不仅没赚钱,反而损失几万美金。
答应客户的交期没生产好,客户当然是要求他赔款,甚至说影响了他的交货期,导致他错过销售季节,要赔偿货物损失外还要赔偿销售损失,认为这样为了接单而接单导致的问题很多。
特别是年前的时候,老外下单过来,年前是肯定完不成的,那么隔一个长假时间就显得非常长了,是个客户都不会满意,如果使用的不是非常好的付款方式,就有可能客户会用弃货相威胁要求赔偿。
千万不要把客户的问题变成了我们的问题,客户的急单,下单之前大家一切讲好,客户答应,那么签好合同,才接他的订单。
海运费问题
10月11月12月接单,货物生产好了,赶在年前了,很多人的条款是cif或者DDP之类包含运费的,那么好了,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这显然是一个自己理亏的问题,既然是DDP,那么报价就包含运费。不管船公司运费涨不涨,向客户要增加费用显然就是不讲道理。这就相当于合同期间单方面给客户涨价,这不是坑人嘛!你说他会同意吗?
CIF和DDP之类,包含海运费的付款方式,因为海运费不同时间变动会很大,为了报价的时候价格低一些,把海运费余地都没留,给了底价。还有不少甚至都没问过货代,随便在网上搜索一下海运费,算了个最低价。
海运费报价千万不要给底价,旺季一般都只会涨价,一般情况下,除非货值大,且是长期老客户,否则CIF和DDP之类包含海运费的无论何时都要留有余地,或者双方商定超过一定范围双方共同承担。
合同问题
因为比较忙,跟客户谈的时候客户又比较急,又怕客户在忙,不要意思,加上客户平时又是一个暴脾气,觉得这个小事情问客户,会把客户惹毛,小心翼翼,都没有对方合同回签确认,订单条款谈的不清不楚,有些问题仅仅靠自己自认为,遇到不明白的还去问工厂的人,问不相关的人,却唯独不问客户。
别人说就是这样的,就按照这样子去生产了,等到真的生产好了,客户说我不是要这样的,你怎么不来问我,好了这个时候说不清楚了,还没有合同。
就有人碰到过这样的问题,这里举个例子:
“A先生开了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个中间商,因为初次合作想快点接单,于是几乎成本价给他做了一个订单,现在机器已经做好了,但是有点小问题,不影响使用,只是为了节约成本,用的是老式的设计,现在老外不接受,但是如果要改的话增加的成本扛不住。问他合同上写清楚协议没?样品给客户确认没?他说没有签合同,技术方面也是个口头协议。主要问题是在于,问题部分是两组刀片,一组刀片他是给我们看了照片,我们也是按照他要求做的,他的另一组刀片只是口头上说的,没有图片,然后沟通上没理解。”
即使签了合同,我们还会碰到非常多的老外说这不对,那不对,要求折扣。作为供应商自认为不影响使用,说了不算,没签合同,那么客户就充分的理由要求你折扣或者重做,就进退两难。
外贸人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没订单的时候不急,有订单的时候不乱,年底冲业绩也要一个订单一个订单操作好。
文章来源:外贸Jackson
0/500